发布时间:2019/4/7 15:22:47
作为担保系,最考验不是资金的实力,因为自有资金都不多,资金实力也不强,基本对接的都是浙江工行的一些支行,像中安、备胎、云车和中成担保都是。不管各担保系的业务规模,担保公司拿到的一手资金其实相差无几,关键在于风险管理。风险大致分为三类:
1、真实购车用户违约,由于是长周期消费贷款,在贷款周期中客户很有可能出现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无法还款。
2、消费贷后做车抵贷。市面上车抵贷的年化利率都在40%以上,而消费贷的年化利率不足20%。并且消费贷的公司催收能力一般不及车抵贷,时间久了,客户极有可能无法承担还款。
3、假单诈骗,轻则车商联合审批员通过征信不足的客户,重则车商联合客户骗取金融公司大批量贷款,在消费贷购车后将车二抵或者当黑车卖掉。
第一种风险是可以允许的,并且在做金融方案也考虑留一个点来覆盖这部分坏账。并且在整个市场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不需要过多担心,风控做的太严格反而容易提高拒单率;
第二种风险则是在长久经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担保公司的贷后催收能力是关键;
第三种风险是最不能容许的,这是整体性的风险。特别是集体骗贷,一旦出现就会产生大量坏账。但也有应对的方法,可以通过GPS的聚类报警来识别假单。但也属于事后补救,真正出事之前没有人能察觉出效果。
风控的核心要点还是在于对员工和渠道的严格管控,来保证客户真实、交易真实和抵押真实。具体落实可以参考腾铭的“六级风险防范”和“三线具体风控措施”。管住人性远比管理数据来的更重要,大数据的作用在于识别批量造假的单子。但一线业务员才是真正直面客户,做汽车消费贷的生意,人管住才是核心。
担保系的“成住坏空”
成、住、坏、空是对于世界生灭变化之基本观点。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担保系。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近几十年,经历了野蛮生长、风险暴露、行业洗牌、监管整顿、增长停滞……
众缘和合而起现相曰“成”:银行担保系最早应归于庞大集团创新的冀东模式,衍生出担保公司的两大核心要素—垫资和担保,正是这一模式,使得庞大集团从一个毫无背景的县级物贸公司迅速成为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的老大哥。
因缘达到圆满程度曰“住”:众所周知,浙江担保系是全国走的最远的,诸如2004年成立的安信、中成担保。早期都是做浙江省内的业务,在得到工总行可做全国业务的准入之后,担保系的业务量得到快速地增长,其中我们最为熟知的当属:浙江安信、备胎金服和中安金控。
众缘渐渐消散而曰“坏”:杭州有两家大型担保公司受风险爆发、融资问题、团队管理等因素,一家在2016年已停止放款,而另一家也因央视报道的“套路贷”影响,在2018年也停止了放款。而中成担保由于严谨的风控和适中的规模(2018年放款20个亿,作为十多年的老牌担保机构,确实放款严谨)一直在良好经营中。事实证明,规模越大风控越难以控制,中而美也不失一种好的活法。
消散至究竟曰空:当担保公司出现大规模的风险暴露,有些地区即使大的担保公司甚至倒闭或消失。至于担保系何时会走向空,我们不得而知,但空后必是新的轮回。这点以履约险为鉴,1998年宁波人保推出车贷履约险,这一模式在当时红极一时。各个银行以及保险公司都想快速拓展业务,由于风控体系的宽松,征信体系的不健全。2003年广东大概出现了30%的不良率,导致全国车贷履约业务直接被停止,继而在2004年保监会叫停了这款产品。
但履约险的倾覆在近年伴随人保履约险的复出又获得了新生。与往日不同之处,现在的履约险相当于过去模式的升级版,穿透了反担保和保证金,以此来转移风险。其本质是银行让保险公司承担风险,保险公司则需要汽车金融机构反担保,进而把风险转移给汽车金融机构。但如果保险公司缺乏风控能力也会导致风险爆发,在此借鉴长安责任保险为p2p网贷平台赔付的20亿元。尽管履约险助推了助贷模式,使得汽车金融机构对接银行的门槛降低。但也多了“中间商赚差价”,这并不能真正带动整个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
对比履约险和担保模式来看,小而分散的业务天生适合保险介入。当担保公司遇到风险,确实“自身难保”。而保险公司的国企背景以及受制于银保监会的监管体系下,在信用背书能力和风控能力方面,都比担保机构更有优势。但金融的本质是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无论是担保公司还是保险公司,都必须对风险心存敬畏。汽车金融从来不是因大而强,而是因强而大。未来比拼的不是短跑中快速的规模扩张,而是长跑中坚韧的风险控制。